放射影像中心浏览数:114次
增强实干本领,练就“火眼金睛”——放射影像中心克州人民医院放射影像中心是诊断、治疗、教学、科研相结合,集X线、CT、MRI检查与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重点学科,承担全院临床医疗、健康检查、科研教学等任务,是克州三县一市放射影像质控中心,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。科室拥有超高端核磁共振、西门子双源CT、东软64排螺旋CT、方舱CT、飞利浦16排螺旋CT、数字化DR机、移动DR机、数字化钼靶机、数字化胃肠造影机、口腔CBCT 等先进设备及功能齐全的HIS登记系统、PACS图像传输系统,技术力量雄厚,图像分辨率高,信息存储量大,传输速度快,很大程度上满足临床各种诊疗需求。 科室开展的项目有全身各系统综合影像检查和诊断,特色技术有:脑CTP、全身CTA/CTV三维成像技术、双能量技术、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、磁共振水成像技术、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、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等。近两年相继开展了磁共振检查及DWI功能成像对肺癌的临床应用、1.5T MR类PET在全身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应用、双能量CT在评估痛风中的临床应用、磁共振对前列腺癌、宫颈癌的临床应用、磁共振MRS对全身各系统肿瘤、肿瘤样病变、炎性病变及遗传性、先天性病变等及肿瘤术后的评估等多个新技术新项目。对各类肿瘤及肿瘤样病变,炎性病变等分级,分期,分类,分型给临床提高了可靠的诊断依据与手术指征。 科室人员经验丰富,梯队合理,现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4名,其中正高职称3人,副高1人,硕士研究生1人,本科生15人。 科室始终秉承“厚德、仁爱、和谐、创新”的医院精神,坚持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宗旨,打造出一支业务精湛、医德高尚、患者信赖、社会满意的影像团队。 ![]() 01 专家简介 郑卫,男,汉族,1968年生,克州人民医院放射影像中心主任、主任医师,毕业于乌鲁木齐卫生学校放射班,2016年起担任新疆放射学会委员,从事医学影像专业31余年,学科带头人,擅长全身CT及MR影像诊断、在肺部肿瘤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及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。自治州科研立项3项(其中心脏冠脉造影术获自治州科研立项三等奖),发表***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,参编论著2部。 白海提·阿不都卡德尔,男,柯尔克孜族,1968年7月生,本科学历,学士学位,现为克州人民医院放射影像中心副主任,主任医师,毕业于石河子医科大学医疗系,从事临床及医学影像专业31余年,学科带头人,擅长MR及普放影像诊断,在MRI内耳、脑动脉及MRCP等水成像诊断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。自治州科研立项2项,参编论著2部。 陈绪全,男,1971年11月出生,1989年03月参加工作,中共党员,现为放射影像中心副主任,主治医师,放射影像中心脑卒中及胸痛中心负责人,从事放射影像诊断工作20余年,学科带头人,对 CT、核磁共振的诊断有独特见解,先后开展了全身 CTA/CTV成像技术,颅脑灌注成像、冠状动脉造影、胸部MRI诊断等项目,尤其在心血管方面有较高的诊断水平。自治州科研立项2项,***核心期刊论文2篇。 加沙热提·阿不都卡德尔,男,维吾尔族,1967年10月生,本科学历,学士学位,克州人民医院放射影像中心主任医师,毕业于石河子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,从事临床及医学影像专业32余年,学科带头人,擅长全身CT及MR影像诊断,对全身各部位的肿瘤及地方病有较深入的研究。自治州科研立项2项,发表***论文10余篇,参编论著2部。 ![]() 02 特色技术 冠状动脉CTA技术 双源CT独特的双球管设计可以使每周扫描时间缩短一半,远高于单源CT的单扇区时间分辨力。辐射剂量优势:双源CT可以常规采用70kV为成年人进行CCTA扫描。而其他非双源设备采用70kV(或80kV)扫描时受限较大。 CT灌注成像(CTP) CT灌注成像,是经静脉注入对比剂,同时对某一选定层面进行动态CT扫描,获得的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,就可以得到被检查组织的血液灌注状况,即微循环的正常与否。 磁共振波谱(MRS) MRS作为无创伤性地研究人体器官组织代谢及生化改变,进行化合物定量分析的**方法,广泛用于肿瘤、缺血性脑卒中、脑出血、老年性痴呆、新生儿重症监护、脑外伤的预后、脑白质病变以及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。 乳腺磁共振检查 MRI具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和无辐射特点,对乳腺肿瘤的检查有独特的优势。乳腺肿瘤的MRI表现对临床诊断、手术方案的选择及鉴别诊,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。 双能量CT成像技术 双能量成像是一种先进的CT成像技术,在不同高低能量条件下物质的衰减变化不同来鉴别物质,广泛应用于痛风、一键去骨、去伪影、骨肌显像、体部灌注、结石成份分析、钙化斑块去除、虚拟平扫、脑出血与造影剂鉴别等方面。 MRI类PET成像技术 MRI类PET成像技术是一种全身扩散加权成像(WB--DWI)技术,采用SE-STIR-DWI-EPI,在抑制脂肪、肌肉及肝脏等背景组织信号基础上,突出显示病灶部位的弥散加权对比,大大提高了肿瘤病变的检出率,由于可一次覆盖全身大范围检查,重建后的图像效果与PET类似。 ![]() 03 先进的诊疗设备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