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症医学科二病区

浏览数:31

重症医学科二病区

一、科室简介:

克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(Intensive Care Unit,ICU)成立于 2008,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规模**的综合性ICU。科现有医师16名、护士66名。科室目前拥有个病区:综合ICU、急诊ICU、内科ICU,床位共32 张。内科重症医学科(MICU)病区现有床位12张,开放式床位10张、2个单间,病区设置心脏重症(CCU)、呼吸重症(RICU)、神经重症(NICU)等,作为全院胸痛中心的建设基地。全病区配置了具有先进水平的医疗监护抢救设施。主要仪器设备:多功能床旁生命体征监测仪、呼吸机、血气分析仪、纤支气管镜、除仪、输液泵、注射泵、肠内营养输注泵、降温仪、气压治疗仪、振动排机、床旁血液净化机、呼叫指示对答系统等。

科室能开展多种治疗技术:有创/无创机械通气、经口/鼻气管插管、经皮气管切开置管术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技术、各种深静脉穿刺置管术、连续床旁肾脏替代治疗(CRRT)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(IABP)重症超声等。重症医学工作者应用先进的诊断、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,对患者病情进行连续、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,对各类疑难重症患者实施器官功能支持、感染控制等,为患者提供规范的、高质量的生命支持和治疗。

重症医学科开展重症远程会诊和重症远程教学,与江苏省人民医院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、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、新疆医科大学**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连接,实现了全国远程网络和远程医学继续教育学习。

重症医学科本着救死扶伤、服务患者的精神,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,以其良好的医德医风、精湛的技术为全各族患者服务。在抓好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,促进重症医学医疗、教学、科研综合水平的整体发展。

图片1.png

二、科研教学:(科室设施、开展技术)

MICU目前已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,2019年将继续倡导学习之风,定于每周五下午17:00举行科室内业务讲座,同时有记录。不定邀请徐州医学大学附属医院ICU专家来远程授课。鼓励外出学习,多组织科内病历讨论。微信截图_20201119182426.png微信截图_20201119182438.png微信截图_20201119182457.png微信截图_20201119182448.png微信截图_20201119182506.png微信截图_20201119182517.png微信截图_20201119182605.png微信截图_20201119182553.png微信截图_20201119182616.png微信截图_20201119182626.png

三、业务范围:

科室能开展多种治疗技术:有创/无创机械通气、经口/鼻气管插管、经皮气管切开置管术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技术、各种深静脉穿刺置管术、连续床旁肾脏替代治疗(CRRT)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(IABP)重症超声等。重症医学工作者应用先进的诊断、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,对患者病情进行连续、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,对各类疑难重症患者实施器官功能支持、感染控制等,为患者提供规范的、高质量的生命支持和治疗。

重症医学科开展重症远程会诊和重症远程教学,与江苏省人民医院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、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、新疆医科大学**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连接,实现了全国远程网络和远程医学继续教育学习。

四、专科特色:

   目前MICU己成功独立开展起来了,受益匪浅。有许多我院以前没有的新技术、新项目以揭开了神秘的面纱。如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;重症超声;深静脉穿刺置管肠外营养支持;中心静脉压监测指导危重病补液;脓毒症血休克的诊断和治疗;有创和无创以及转院呼吸机机械通气的广泛应用等等。在开科这一年多来,ICU每一天都在开展新技术,遇到新的挑战,上一个新台阶。ICU业务技术的发展空间极大。我们不甘落后奋力直追。在不耽误正常工作情况下,积极参加***、省级的各种ICU学术会议或培训,紧跟国内ICU发展形势,努力学习新理论、新技术,并实际应用于临床。

五、今后的发展方向(发展规划)

成立急危重症医学中心,提升医院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,ICU同质化管理设备资源共享。成立体外生命支持中心,减少危重病人在院内院外突发死亡,提高抢救成功率。

六、科室专家简介:

微信截图_20201119182641.png微信截图_20201119182652.png微信截图_20201119182717.png微信截图_20201119182727.png微信截图_20201119182736.png微信截图_20201119182751.png